九游娱乐·(NineGame Sports)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400-123-4567

kykg开元体育官网协同创新 融合发展 广州大学-广东省环保企业生态环保技术及人才精准对接会在广州举办

时间:2025-05-01 07:32:32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kykg开元平台kykg开元平台kykg开元平台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环保企业与科研院校协同创新,搭建环保企业与科研院校产学研用、产教融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生态环保领域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并推动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广东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开展环保企业与高校生态环保技术及人才精准对接会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广州大学。

  4月22日,“广州大学-广东省环保企业生态环保技术及人才精准对接会”在广州大学顺利召开,会议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副书记王国栋、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调研员周雪峰、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技处处长陈璟璇、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毛淦民、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肖唐付及学院其他教师代表、环保企业等100余人参加活动。会议由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美玲主持。

  会议伊始,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致欢迎辞,他提到,广州大学持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努力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科教协同创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推进一流创新性大学建设,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在多个细分领域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储备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对此,学校高度重视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期待通过此次对接会,校企双方进一步精准切合产业需求,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随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调研员周雪峰在致辞中提出,目前高等院校相关先进科技成果在转移转化中存在周期长、落地难等难点痛点问题。省生态环境厅也高度重视环保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重举措促进环保科技成果落地。近期开展的环保企业与高校生态环保技术及人才精准对接会系列活动搭建了各方沟通与合作桥梁,切实推动了先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落地及人才对接培养,为新时期的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及建设美丽广东提供了重要支撑!

  成果转化及人才对接关键在于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毛淦民介绍了协会作为行业的桥梁纽带,协会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发布、环保技术及人才精准对接、调研等活动,并通过此次对接会搭建构建“技术对接+人才对接”双轮驱动的合作模式,激发我省环保科技创新活力,提升我省生态环境科技水平,为美丽广东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型贡献力量!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绿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淦民致辞

  广州环投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丁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他指出高校环保科研成果转化面临的主要困难源自校企信息不对称、资金缺位和风险分担机制缺失等,可通过建立需求导向型科研机制、创新风险共担模式、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从人才输出到技术升级的良性循环。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肖唐付介绍了学院建设及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及科研成果、产学研用合作与人才培养情况。他指出,学院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紧扣大湾区绿色发展需求,深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期待借由本次技术对接会的契机,与环保企业展开深入交流,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链,助力“美丽广东”建设新征程。

  在技术精准对接会会场,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平山、肖唐付、吕来等9位科研团队代表对“基于微生物反应的废弃矿山酸性废水减酸净化技术”等科技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多家企业代表表达了公司发展的技术及人才需求并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精准对接:

  1、广州环投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分享了固废资源化和土壤修复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点及需求,并与孔令军及肖唐付教授科研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对接机制;

  2、广东江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代表就矿山酸性废水治理技术的应用与肖唐付教授团队作深入交流;

  3、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与熊竹教授团队就“高性能特种纳滤膜材料”的主要特性展开探讨,与王平山教授团队就“抗生素快检试剂盒”技术深入对接;

  4、肇庆市同济水务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就当前污水处理厂运营的难点与挑战与张发根教授团队进行详细的交流和精准对接。

  本次活动为企业与专家之间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将持续聚焦环保企业以及高校技术人才供求问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更精准、更高效的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由协会联合七所高校共同发起的“2025届毕业生广东省环保企业专场招聘会”及人才需求交流会。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 1995 年成立的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环境工程教研室,2004 年正式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几代环境人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逐步发展壮大,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研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现设有环境科学系kykg开元体育官网、环境工程系和“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

  师资力量雄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当前师资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大湾区环境研究院 2 个机构组成kykg开元体育官网,共有教职工 140 人,其中教授 28 人、副教授 43 人、讲师 18 人。师资力量中,国家级人才入选者 9 人,省级人才入选者 7 人,市级人才入选者 20 余人次。

  学科优势明显。2009 年获得环境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 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 年成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5 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区域水环境安全与水生态保护”重点学科群。环境工程在广东省内同类专业中,2016 年首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19 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 年 6 月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1 年 3 月,环境/生态学首次进入 ESI 学科全球排名前 1%,2025 年3 月进入 ESI 学科全球排名前 2.39‰;2024 年10 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上海软科全国排名 39 位,位居全国前 19%。

  教研平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学科拥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面积 5000 平方米,拥有高精度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超低本底液体闪烁仪等大型科研仪器,总价值超过 1 亿元。为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工程实践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研成果丰硕。瞄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紧扣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际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设有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生态毒理与健康、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效应、放射性核素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四个学科方向,并取得一系列突出的科研成果。近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 100 余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和行业协会奖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 800 余篇,获发明专利 80 余项。


【产品推荐】